小部件CurrentPrice出错: unable to write file /opt/bitnami/apps/mediawiki/htdocs/extensions/Widgets/compiled_templates/wrt68039464ccbad7_19327554

李启威

来自早鸟科技-区块链百科|数字货币大全
跳转至: 导航搜索

李启威,麻省理工学院毕业,美籍华人,莱特币创始人。

李启威在谷歌工作期间受到比特币的启发,基于同样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原理开发了莱特币。

经历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与传统美国华裔不同,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出生在非洲西部的象牙海岸,他的父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来到非洲,是最早来非洲淘金的中国人,此时正值非洲独立运动高涨。

13岁时,李启威全家从象牙海岸移居美国,这是李启威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。凭借华人勤奋好学的种族天赋,李启威考上了全球知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,学习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,并在1999年毕业,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。

从麻省毕业后,李启威顺利成章地成为了一名码农,分别在两家互联网公司Kana Communications和Guidewire担任软件工程师,一做就是七年,直到2007年7月离开了Guidewire加入Google,从此开启人生的开挂之旅。

2007年9月,李启威正式加入谷歌继续担任软件工程师,在这期间,李启威参与开发了多个明星项目,如Play Games,YouTube Mobile和Chrome OS,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,他发现了影响其一生的宝物——比特币。

2011年4月,李启威在暗网“丝绸之路”上第一次知道了比特币。

在发现比特币之前,他一直在积极参与黄金交易,李启威不仅具备计算机技术的天赋,对经济学也有浓厚的兴趣,因为金融危机而不信任美联储的他在阅读完比特币白皮书之后,沉醉于比特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。

李启威一开始想成为一名矿工,他联系了Bitcoin Core客户端软件开发人员之一Mike Hearz,然后从他那里买了一个比特币,并开始用电脑挖矿。可作为一个拥有计算机高级学位和十年的软件工程师经验的极客,李启威不满足于此,他想像中本聪一样创建自己的加密货币。

当时,市场中已经出现很多比特币的模仿者,李启威选择了一条捷径中的捷径:山寨“山寨币”。

2011年9月,李启威和开发团队的其他成员克隆了山寨币Tenebrix源代码并进行了一些调整,创造了Fairbix。

这是一个从开始就注定夭折的项目。

开发团队在发布之前预先开发了大约700万枚Fairbix硬币,这招来了项目社区内的一片声讨,并且在其使用的Multicoin客户端也有一些主要的软件错误,使其无法承受51%的攻击。草草开场的结局注定是草草收场,李启威第一次发币就此终结。

距离Fairbix发布失败不到一个月,李启威二次发币,向全世界发布了莱特币(LTC)。这一次,李启威克隆了比特币的核心源代码,并进行了一些调整,以适应他对比特币一些问题的改进。

Litecoin散列协议使用基于Scrypt的算法,与比特币上使用的SHA256算法不同。这大大减少了近75%的交易时间,平均区块交易时间为2.5分钟,并且将莱特币的最大供应量增加到8400万LTC,是比特币供应上限值的4倍。

2013年,在创建莱特币后大约2年,李启威离开谷歌,前往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工作,成为第一批员工,从工程经理到工程总监,4年光阴,李启威完成了人生逆袭,而莱特币也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币种,一跃攀升至全球市值前五。

2017年6月,李启威辞去了Coinbase的工程总监的职务,All In莱特币。